2023年7月2日至7月9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人类学研训营暨之江青年学者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训营·浙江大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境外交流课程”在杭州和嘉善两地隆重举行。本次培训班暨训练营由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与浙江财经大学社科联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与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承办。
本次培训班暨训练营有幸邀请到十余位就职于国内外一流高校的专家学者集中授课,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讲授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招收学员,共计收到数千份报名表,最终录取493名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和海外名校的优秀学员,其中263位学员线下参与了活动。同时,本活动讲授的部分课程还同步在网络平台向公众开放,吸引了近万人次的人类学爱好者的在线收看。在为期八天的学习中,学员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者们准备了精彩的讲授内容。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对人类学的研究问题、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开放式思考方式等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同学们借由自己平时的阅读、观察和思考,对老师们的讲授进行回应,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或观点,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7月2日晚上,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罗兰(Micheal Rowlands)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再思起源的权力”(The power of orignis revisited)的线上开幕讲座。罗兰教授从题目出发,以“文化权力”作为核心理论视角,提出在该理论背景下,学术界需要重新思考“权力起源”的问题。真正需要学者关注的并非文明之间存在的界限所造成的矛盾,而应更多关注各文明在各自的原始发展历程中所产生的更深层次问题。
7月3日上午,全体线下班和在杭师生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农医馆二楼报告厅召开开幕式。浙江省社科联规划处董希望处长、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韩魏副处长、浙江财经大学科研处邵燕波副处长、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兼副系主任陈素珊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暨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阮勇斌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刘朝晖教授做了“遗产呈现的社区机制与可持续性——从社区出发的介入式实验”的讲座。刘朝晖教授以“遗产呈现”作为核心议题,提出当前中国的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着两项问题,一是如何保持遗产传承的可持续性,二是如何建构行动主体间的协同性。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刘朝晖教授带领学员们共同思考,并结合自己科研团队长期的田野调查发现,反思当前以“新遗产社区”为代表的遗产传承创新的不足,并尝试根据各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待后续实践中加以应用。
7月3日下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梁永佳教授以“非人之人”(Non-human persons)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全英文讲座。梁永佳教授以马来西亚知翁人等人类学经典研究案例为切入点,从本体论的视角展现在不同的人类族群社会中,人与“非人之人”可以共同构成丰富的本土宇宙观,形成一种基于本土宇宙构成和宇宙秩序的、有道德的群体观念,并由此提出“族群本体”概念可作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工具的存在,使人们在复杂多样的世界中发现将自己视为“我们”的根本原因,超越在当前的族群研究中学者们将“族群”简化为“权力”的偏见取向。
7月3日晚上,来自牛津大学的大卫·帕金(David Parkin)教授远程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语言与交往的社会人类学”(The social anthropology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的讲座。帕金教授结合社会人类学与语言人类学两分支的学科理论,向学员们传授在田野调查等实际工作中,学者们如何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关注,不断提出广泛的社会研究议题,进而在具体的经验案例中探索更广阔的研究可能性,最终呈现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现人类学的学科魅力,并可为年轻学者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7月4日上午的第一场讲座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徐零零(Jay Ke-Schutte)老师带来的“论语言的音乐性”(On the music of language)。徐零零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现场乐器等音视频资源,以及国际名曲演奏等直观的音乐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学员们展现了人类作为反思性交流的物种,可以利用有序的音阶或音调表现人际指称关系,逐渐将各种音乐语言汇聚成一套社会认知系统,最终以语言的音乐性协助完成社会整体结构的塑造。
7月4日上午的第二场讲座为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邱昱老师带来的“因爱之名:亲密的人类学”(In the name of love: An anthropology of intimacy)。邱昱老师在讲座中系统地回顾了人类学对“亲密关系”议题的学术研究史,以及各学科对“爱”这一具体概念的理解分析,为学员们讲解相关研究议题变革的历程特征,扩展介绍当前人类学界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沿动向与最新成果,并结合自身研究实际与学员们互动交流,为学员们各自表达的研究兴趣与研究困惑提供针对性指导。
7月4日下午,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胡梦茵老师以“驯化之后——人与山林的伦理流动”为题,生动有趣地结合了七个人与一座山林间的互动故事,形象地讲述了伦理在人、物、林之间展开和流动的过程,并在对经验案例的理论反思中,提出案例中“遭遇”形成的瞬时性经验与供身性是学者进行人与物间伦理反思的基础,带领学员们随案例情节的深入,逐步对本体论的理论视角进行反思。
7月4日晚上,来自德国马普所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的范笔德(Peter van der Veer)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国家身体:性别、基因、地缘身体”(The national body: Gender, genetics, and the geobody)的线上讲座。范笔德教授基于其数十年来对印度和中国等地的田野调查所形成的思考,探讨“将国家视作身体”的隐喻可能性,并结合其对印度瑜伽和中国气功等丰富的案例介绍,展现出个体与社会以“身体技术”为媒介相互塑造的过程,为学员们提供了新颖的研究分析视角。
7月5日上午的第一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菲利普(Philipp Demgenski)老师主讲。他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中国的去文化过程:关于文化和遗产概念的人类学思考”(Decontxualisation from UNESCO to China: Anthropological musings on the concepts of culture and heritage)为题,结合他本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实际项目调研的工作经历,与其在中国山东青岛等地的长期田野实践,为学员们介绍文化和遗产等概念在具体的遗产保护项目中的不同呈现,着重探讨相关主体的“去文化”实践过程,并提出衍生性思考供学员们互动交流。
7月5日上午的第二场讲座由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阿嘎佐诗老师主讲,她以“作为比较研究的价值”(Value as a comparative project)为题,聚焦“价值”这一人类学长期关注的理论议题,探讨“价值”概念是否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具有可比性。阿嘎佐诗老师系统地讲解了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与研究取向下,人类学家们各自阐释的“价值”概念如何帮助我们多样化地理解各类社会现象,并如何为后世学者们提供有力的理论工具。
7月5日下午的第一场讲座是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阮云星教授带来的“影视人类学专题I”。阮云星教授首先为学员们介绍了何为“影视人类学”,并通过一些经典人类学电影的放映,为学员们展示音像媒介如何促进了各分支人类学的研究实践与范式演进。之后阮云星教授还分享了几位青年人类学者目前拍摄的人类学电影片段,并分别从数码田野、多模态、媒介具身等议题视角分析他们的作品,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关怀。
7月5日下午的第二场讲座则是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洪泽老师带来的“生物人类学、人类进化史和人类独特性问题”(Biological anthropology, human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 of human uniqueness)。在讲座中,洪老师首先概述了生物人类学分支的学科发展史,并通过对人类进化史的叙述介绍,为学员们展现了生物人类学学者们在其中所做的研究贡献。之后,洪泽老师结合其个人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学员们介绍了几项重要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都主要围绕在“人类独特性问题”,探索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在行为认知、社群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并基于相关发现提出更深层次的研究问题。
7月5日晚上,来自伦敦政经学院的石汉(Hans Steinmüller)老师做了题为“可读性与不透明性的政治”(The politics pf legibility and opacity)的线上讲座。在讲座中,石汉老师结合世界各地的政治实践田野观察,以“可读性”与“不透明性”为理论切入点,考察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各种情境下的权力结构中如何展开行动,并在讲座过程中与评议人和学员们广泛交流意见,就讲座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探讨。
7月6日上午,本次培训班暨训练营举行了线下学员的小组学业展示环节。在五天的时间内,线下学员们自行结成六人小组,就讲座中大家感兴趣的议题总结学习收获,在集中展示环节中以幻灯片讲解或视频播放的形式介绍各组的学习成果,并最终接受导师们提供的点评反馈。
7月6日下午,来自德国马普所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的项飙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内卷:一个人类学概念的命运”(Involution: Fate of an anthropological concept)的讲座。项飙教授从“局内”与“局外”对比的研究视角出发,带领学员们思考 “内卷”概念的变迁历程,指出这一概念最初用于在“局外”考察印尼爪哇地区的农业生产等议题,如今却被用于在“局内”批判反思当前人们正在切身经历的社会问题,概念的应用视角发生了明显转折。因此项飙教授鼓励青年学子们在主位与客位的身份转化中,探索社会分析视角的异同,以期形成研究创新,发挥人类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在项飙教授的讲座结束后,本次培训班暨训练营进行了结营与颁奖仪式。经过多项目的严格考核,本次活动共有31名线下学员表现突出,荣获“优秀学员”称号,在仪式中集体上台接受阮云星教授颁发的荣誉证书,并与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领导老师们合影留念。其余在五天的学习中同样表现出色的线下学员们,获颁“结营证书”。至此本次系列活动在杭州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的部分圆满结束。
7月7日至7月9日,本次培训班暨训练营活动移至位于嘉善的“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继续举行。此部分活动为“优秀学员研训项目”,汇聚了前一阶段表现优异的学员们继续拓展学习,在更高强度的智力风暴中探索人类学新知。
7月7日上午,研训项目开营仪式顺利举办。开营仪式由智慧绿洲创新中心行政总监俞春鸣主持,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兼副系主任陈素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梁永佳,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党工委书记林伟连、副主任陈海祥以及研训项目导师等出席开营仪式。
在开幕仪式上,林伟连书记对研训营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从学员们身上看到了当代优秀青年的胸怀和格局、关注人类发展的全球视野以及愿意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知识和技术力量的远大追求。希望各位学员通过参加此次研训,拓宽研究视野,增强研究能力,进一步打牢人类学研究基础。
梁永佳教授对主办单位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各位学员在三天的研训中深入了解人类学研究前沿,互相交流学习,碰撞思想火花,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陈海祥副主任向研训营师生详细介绍了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建设背景、战略定位、组织架构、科技创新体系等情况以及各未来实验室在人才汇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仪式结束后,研训营师生一行还参观了嘉善示范区临时展览馆和智慧绿洲总展厅。
在三天的研训项目期间,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梁永佳教授以“《老子》解读美拉尼西亚社会”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将精彩的讲座。他在质疑“礼物范式”的基础上,借用《老子》提出的“贵货”和“不积”的概念,帮助学员们理解美拉尼西亚群岛岛民仪式性的库拉交换。
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胡梦茵老师做了“瘴气疑云——一场在西南发现身体与国家之旅”主题讲座,探讨了佤寨人在发现现代医学及传统驱鬼仪式对他们病痛的治疗失效之后,逐渐意识到自我的脆弱性,并阐述了国家权力深入地方社会并内化于个体的基本原理。
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林舟(Joseph Bosco)研究员以线上英文讲座的形式为学员们介绍了人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他以“人类学家不做定量研究”及“人类学家的研究样本少是因为没有时间做更多的样例”两个话题为切入点,介绍了运用定量数据开展人类学研究的场景与方法。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阮云星教授以“影视人类学II”为题,继续围绕影视人类学研究作了精彩讲座。他介绍了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式,并邀请西英格兰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宁婧分享研究心得。王同学立足自身研究,阐述了多物种之间关联的紧密性,并以人类学视角论证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重要性。
伦敦政经学院人类学系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教授以“文明与人类”(Civilisation and Humanity)为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英文演讲。他讲述了自己对文明的理解,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包含有周边文明的要素,这些要素使其与其他文明建立联系、沟通交流成为可能,近域文明往往在语言、习俗等方面具有共同点或相似处。
在本次培训班暨训练营的最后,学员们分别作了个人心得总结。2023年夏天的这场名为人类学的相遇,结成了线上线下四百多名学员间特别的缘分。学员们纷纷表示,这八天的营会于他们而言是一场难忘且宝贵的经历,是一次自我的发现与更新。
本次训练营系列活动承袭前两届的主旨,以增进当代大学生的社科素养与国际视野为主要目标,立足浙江省内,面向全国,培养人类学学科后备人才。通过此次系列活动,学员们不仅学到了人类学的前沿知识,而且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学友;在领略杭州与嘉善两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了浙江省社会科学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总结发言中,学员们发自内心地对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与浙江财经大学社科联为此次系列活动进行的精心筹备与周密安排表达了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对训练营继续举办的期待与支持。可以预见,“全国大学生人类学研训营暨之江青年学者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训营”系列活动将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人类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助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来年夏天的下一届精彩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