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 获奖成果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行政诉讼补救判决研究》

2022-06-10 15:44:49

 

                                              

成果简介

浙江财经大学陈思融副教授所著的《行政诉讼补救判决研究》20197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获2021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2015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76条规定了一种“新”的判决方式——补救判决。早在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发布的司法解释中就初步确立了该种判决方式,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司法实践对于该判决方式的适用也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补救判决的法律效果。因此,以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为依据,对补救判决的适用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不仅有助于修法后补救判决的正确适用,而且对于提升法院补救判决的质量,维护司法权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该著作围绕何为支撑行政诉讼补救判决作为一种独立判决方式的理论基础,以及该种独立判决方式应如何适用的核心命题,以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讨论了补救判决在法律文本、司法实践、域外行政法制度中的表达、运行方式,补救判决的正当性基础、功能性基础、请求权基础,补救判决的性质以及其适用条件、内容等重要理论命题,为行政诉讼补救判决作为一种独立判决形式予以适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开创性。

该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学术贡献体现在:一是为补救判决作为一种独立的行政诉讼判决方式提供理论支撑。现有行政法理论对补救判决这一判决形式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未将该判决形式作为一种独立判决形式予以研究,本成果提出的行政诉讼补救判决的正当性基础、功能性基础、请求权基础为该判决形式的独立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是搭建了结果除去请求权、信赖利益保护请求权理论与行政诉讼实践的桥梁。补救判决作为一项具有给付性质的判决,法院必须首先对给付请求权是否存在做出判断,当事人结果除去请求权和信赖利益保护请求权的存在是作出补救判决的前提,补救判决是对结果除去请求权和信赖利益保护请求权进行确认并加以实现的判决形式。

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119日第7版以《系统阐述行政诉讼补救判决之著作》为题对该著作进行推介。与该著作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7篇先后发表于《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治与法律》等CSSCI来源期刊,累计他引逾130次,部分论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全文转载。

 

作者简介

陈思融,女,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研究。